天使湾海报剧照

天使湾HD中字

  • 让娜·莫罗,克洛德·曼,保罗·盖尔
  • 雅克·德米

  • 爱情片

    法国

  • 1963

@《天使湾》相关热播

@最近更新爱情片

@《天使湾》相关影评

1927年,茨威格发表《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可悲可恶可怜的赌徒动人心魄:《天使湾》(1963)被认为是雅克·德米最忧郁的作品,你说是在致敬茨威格我没有异议:赌博最可怕的还不是对未来产生不合理的预期,而是它成为你的“信仰”。序幕一个女郎渐行渐远,意味深长:打工人受同事蛊惑,一不小心赢了48万法郎:他告诉父亲,自己要去旅行,不去乡下叔叔那里度假。打工是不想打工了,这辈子都不想打工了。在赌场里面的感觉,比叔叔家感觉好多了。赌场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在里面!适可而止:又赢了:女郎感谢他带来的好运,当时她只剩一个筹码,把车票钱都输掉了:她很美,坦率得像个孩子:大把的钞票,美女佳人,感觉不要太好。她是一个无可救药的赌棍:他很有理智,奈何她赌瘾太大:她晚上运气不再,几把就输了50万,最后几十万一把输个精光。他不愿借钱给她:借钱也要赌:果真出了23!他为自己没有借钱给她而道歉!借给她3万,这把输了!她决定戒赌:她是那么容易快乐:赌海无涯,她想远离天使湾:赌鬼的话你也信?在朋友那里借了两万,说来看看他——毫无悬念:实在没钱,她也有生存之道:他骂她淫妇,但是,管它呢,用一个赌客给的筹码,她、他开始转运:运气来了挡不住:420万!买买买……120万,买!赌客圣地蒙特卡罗,前进!什么双人房,海景套房!赌场给她的感觉就像一个教堂:宗教?上帝早就被尼采判了死刑……车贱价卖掉,还剩36万,重返尼斯天使湾作最后一搏:她连续对荷官放电,他觉得是无用功:铩羽而归:父亲的汇款来了,他想带她脱离赌海,开始新的生活:父亲给他写了封信:任何时候都欢迎你回家。天使湾,断魂谷:结尾貌似甜蜜,爱人双双把家还:《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很残酷,也更为可信——很多观众被《天使湾》的“鸡汤”结局气坏了,赌鬼回头?放眼海滩,她根本就瞧不起那些循规蹈矩的普通人:她视金钱如粪土,玩的就是心跳,就是要么天堂要么一无所有的极致体验!满足于相夫教子的田园生活,她又何必跟有钱老公离婚?这种人会跟你一起回家,你在逗我?!观众真是错怪导演了,这样处理不仅是前后呼应和留白的艺术需要,也更符合生活的真实,哪怕是瘾君子,偶尔饿一顿也无关宏旨。人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导演的镜头充满悲悯,对人物没有拔高或贬低。她就是“她”,无可替代、无可救药的赌鬼,充满人性的光彩与黑暗:雅克·德米对鸡汤真不感兴趣,他们是也只能是一场感伤的幻梦,结局在序幕就已挑明,为了宗教般的信仰,虔诚的她独自前行,孤独的序幕与看似甜蜜的豹尾珠联璧合,震撼人心: 赌博及各种金融骗局,受害者包括很多精英,不是精英也没有那么多钱,损失相对有限——为什么这些聪明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会被这些骗局迷惑呢?对于不可理喻的疯狂赌博,心理学有何解释?美国一个末日教派向信徒传达上帝的旨意,1955年12月25日洪水将摧毁世界,飞碟会来拯救他们。预言破产后,变卖家产、损失惨重的信徒不仅没有幡然醒悟,反倒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教派向他们表示祝贺:你们的奉献和虔诚感天动地,上帝改变了计划,拯救了世界。作为心理学的重大突破,费斯汀格提出的认知失调(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的认知成分相互矛盾)理论,为研究信仰、信念与行为的关系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工具。费斯汀格 利益之外,还有什么让精英睁着眼睛说瞎话?人渣、抄袭犯为什么有粉丝?明知吸烟危害健康,包括医生在内的人群为何还要吞云吐雾?痴情女被负心汉骗得人仰马翻、油尽灯枯,缘何痴心不改?回答这些问题,大可借助认知失调的理论,多达2000多项的研究证实了社会心理学一个最重要的发现:行为可以改变态度,说了就会相信、做了就会认可、选择了就会欣赏、付出越多就越喜欢越在意。比一休还聪明的人中龙凤沉溺赌海难以自拔,与认知失调也有很大关系:为证明之前的行为是正确的,拼命加大投入,最终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