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三世海报剧照

理查三世HD中字版

  • 伊恩·麦克莱恩
  • 理查德·隆克瑞恩

  • 战争片

    英国

    英语

  • 1995

@《理查三世》相关热播

  • 男人们的大和 正片
    男人们的大和

    反町隆史,中村狮童,铃木京香,松山研一,长岛一茂,苍井优,余贵美子,池松壮亮,寺岛忍,白石加代子,奥田瑛二,渡哲也,仲代达矢,本田博太郎,井川比佐志,胜野洋

  • 轰炸机之歌 HD中字版
    轰炸机之歌

    NikitaEfremov,EkaterinaAstakhova,AleksandrDavydov,弗拉迪斯拉夫·阿巴辛

  • 1612动乱时代 正片
    1612动乱时代

    Aleksandr,Baluyev,Violetta,Davydovskaya,Ramón,Langa,丹尼尔·斯皮瓦科夫斯基,Marat,Basharov,迈克·普莱切科夫,Dmitri,Ulyanov,Michal,Zebrowski

  • 雾林寒战 正片
    雾林寒战

    弗拉基米尔·斯比尔斯基,弗拉迪斯拉夫·阿巴辛,谢尔盖·科列索夫,尤利娅·别列希尔德,弗拉德·伊凡诺夫

  • 执行 HD
    执行

    诺埃尔·楚佐,彼得·恩德雷吉卡,沃伊切赫·麦克瓦尔达斯基,卡米勒·诺辛斯基,克萨韦里·斯伦基尔,米哈尔·雷兹,亚历山德·明瑟,亚采克·贝勒,弗里兰·坦科斯,克里斯托夫·巴赫

  • 山2 HD
    山2

    欧赞·艾贾,贝迪·埃金,缪拉·阿金,艾露·阿鲁拉

  • 伏虎铁鹰 超清720P
    伏虎铁鹰

    徐东方

@最近更新战争片

@《理查三世》相关影评

王位是另一种围城。没坐上的想坐上去,坐上去的就不想下来。这是我看完两季《空王冠》之后映在脑海里的第一句话。当初之所以想看这部系列剧,单纯是因为读《亨利四世》时出场人物太多太乱,想通过影视给每个名字安上个具体形象方便阅读。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有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你先看了电影,那这文学作品原作多半是要被毁了的,因为你的想象力的翅膀被束缚了,就好像你看完86版《西游记》再去读吴承恩原作,每个人物形象在你脑子里都被固定住,几乎没有给想象力驰骋的空间。而我看《空王冠》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为了寻求固定的人物形象以便支撑自己读原作。这里就要感谢BBC选角实在太优秀,超出想象。Ben Whishaw(江湖人称:本卫喵)饰演的亨利二世,凭着柔弱瘦削的小身板将亨利二世的外厉内荏诠释得淋漓尽致,不知是否是剧方刻意安排,在造型上竟然给人近似基督的错觉。Jeremy Irons(江湖人称:铁叔)饰演的亨利四世,可谓气宇轩昂,在位后期由于篡权带来的良心上的折磨、失眠、以及神经质得到了完美体现。铁叔擅长演绎畸恋和变态(代表作《洛丽塔》、《蝴蝶君》、《故园风雨后》,颤抖吧),这个角色觉得很有突破,演绎得很有味道。Tom Hiddleston(江湖人称:抖森)饰演的亨利五世,早年还是太子时混迹在民间放荡形骸每日对酒当歌,即位后人格突变正经又靠谱,这么喜怒无常、患得患失的角色还真挺适合抖森的。尤其是他穿着小红皮夹克带着小红贝雷帽一身奇装异服上朝见国王老爹时,被铁叔扮演的国王老爹一掌打翻在地那一幕简直笑喷了,不由让我想起了大熊猫妈妈一巴掌打飞怀里熊猫宝宝的视频。Benedict Cumberbatch(江湖人称:卷福)饰演的理查三世,我的天这角色简直是为卷福量身而造的好吗(已逝数百年的莎士比亚满脸问号)?那邪魅奸诈的笑容,那玩弄权诈的机智和狡黠,那畸形的身躯和病态的心理,被卷福演绎得活灵活现,好像被真的理查三世附体。其他名气没有上面四位那么大的演员里有两个人给我的印象很深,一个是理查三世的老爸-约克公爵理查,作为玫瑰战争的发起人,颇有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迈气质。另一个是饰演安如的玛格丽特皇后的,一个黑人女演员。一开始我觉得她不适合这个角色,因为她的外貌和气质远远没有剧中让Somerset伯爵和亨利六世一见钟情的魔力。但是作为玫瑰战争中和约克家族顽强抗争、同懦弱夫君形成鲜明对比的强大的女性角色,这位女演员表现得十分出色,那精湛的演技彻底把我征服了。扯了半天演员,点题说一下《空王冠》的主题。既然是空王冠,这部剧的立场可谓不言自明。既然注定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为何历史上的人们不成功便成仁、舍身忘死、前赴后继地挤破了脑袋就为了抢这么个王位呢?当然,作为早已知晓每个争夺皇位的胜负结果的现代人,我们不能以一个活在未来的人的眼光去揣测一个活在过去的人的想法,毕竟眼界、信息量和价值观完全不同。对于历史我的知识和理解都十分浅薄,因此也做不了什么深刻的分析,只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一国之君,万民之首。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荣耀或许是推动人们抢夺王位的最大动力。作为一介草民,我从来没有体验过拥有权力的那种让人迷醉的感觉,也因此很难理解为了权力连小命都宁可不要这种抉择方式。但是从《权力的游戏》里瑟曦面对小指头说的“信息就是力量”时回应的“权力才是力量”(power is power),以及《纸牌屋》里弗兰克说的“金钱是那种十年就倒的大厦,而权力才是屹立百年的古建筑”,我们对权力的力量可以窥见一斑。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掌握生杀大权,受万人敬仰,子孙后代可均享荣光…但随时都有掉脑袋的危险,你会选择哪个?借用毛姆的话说有的人看着天上的月亮,有的人看着地上的六便士,说到底还是一种选择吧。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选择月亮还是六便士的权力。我觉得这一点英国历史和中国历史有很大的不同。《空王冠》里展现的王位争夺(鉴于我不了解英国历史,不敢以偏概全,因此只限于本剧)发生在贵族之间,是一群血统、身世方面本来就有资格继承王位的“窝里斗”。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政权所宣扬的“君权神授”在英国历史上发挥的作用要远比中国历史上更大,因此继承王位时对于名正言顺的要求也要比中国历史来得更强烈。当然中国也是自古以来王权便是受命于天,血统纯正、名正言顺也是王位传承的重大条件,但在朝代更迭时中国也有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这样的完完全全的农民出身,有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可能性。在这一点上,英国历史这么看确实有很大不同。尤其是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玫瑰战争自始至终是一场局限在贵族内部的战争,平民受到的影响很小,贵族青年死伤严重,这在中国古代是很难想象的。最后抛开历史想说关于统治者的选拔,我个人可能更赞同柏拉图的“哲人王”的想法。统治者可以看成是一个和木匠、裁缝一样的职业,非世袭,能者上位,没有特权,但有与之能力劳动相匹配的酬劳,有让他安心治理国家的环境。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按照柏拉图的想法推行,由于人类的劣根性只会产出一群专制的暴君(尤其读到柏拉图的优生学主张时,感觉希特勒就是极具代表性的反例)。王位的特殊魅力会让这些人坐上便不愿意再下来,甚至不仅要自己坐一辈子,也想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永远在这个王位上坐下去。所以我说,王位是一种被施了魔咒的围城,有些时候比起仰头看月亮,低头在地上找找六便士也挺好。